超过50元/㎡的瓷砖,都是智商税

2023-03-25

我一直觉得,瓷砖是装修中最矛盾的建材




而小品牌、小作坊做的花砖,还用最普通的喷墨印刷,叠加不清晰的源文件,不讲究的釉料,效果肯定差多了。


还有像干粒釉工艺,把原本喷出来的花面墨水(图案釉面层),做成立体的小颗粒喷出来;精雕釉面工艺,利用色料的物理属性制作细腻自然的凹凸,立体感和肌理效果是普通3D喷墨打印没法比拟的。





质感


质感这东西比较像玄学,工艺肉眼看不出来,店面销售也不是很清楚,但质感的好坏,每个人都能多多少少感受的到。


瓷砖不像是汽车、包包,你开个奔驰,不用去解释它的性能,背个爱马仕,也不必去向别人科普手工的细节,大logo说明一切,一眼看到差距。


瓷砖比较像服装面料,到底好在哪里,可能一眼看不出来,可能店面销售也不是很清楚,但好面料的光泽感、皮肤接触的细微差距,是可以感受的到的。


图片


我采访了一家进口瓷砖品牌中国区代理商,有一些款式,釉面有若隐若现的光晕,或者水波样、金属色泽的暗纹。


代理商内部对这些特殊工艺了解也不充分(涉及品牌机密),但店铺可以提供样块,让你拿着样块去其他品牌对比,并且有“肯定能看出区别”、“别家做不出来”这种自信。


图片




成本均摊


比起设计、工艺、质感,接下来的几个差距更实在一些,即使对审美要求不高,也能有所体验。


先说成本均摊,生产成本均摊到每一片瓷砖,最终由消费者买单。


瓷砖的生产成本中,更换一次压砖模具、生产线启动停止,消耗的能源,以及耽误的时间,需要的人工等,都是成本。


图片

大品牌换一次模具要出几十万方的砖,机器生产连轴转,几周不停工,更换模具的成本就降下来了。


整体的瓷砖运营中,库存、压货占用的资金很大,大品牌销货快,资金周转速度快,成本均摊自然就低。


影响力足够大,做特殊工艺的产品起订量足够大,才能覆盖住成本,这也是为什么大品牌瓷砖质感普遍更好的原因之一。


总之,大品牌起订量大,批量化、标准化生产,对消费者来说付出的成本均摊并不高,钱更多是花在品质、服务、品牌溢价方面。


起订量大带来的另一个优点,是退换补货更有保障,缺点是独特性不够。



服务


卖价贵的瓷砖品牌,往往有办法帮你“节省瓷砖”,以及保证铺贴效果,比如出设计图、切砖图。


建材市场有些低端产品,装车完就算结束了,相比之下,大品牌提供的铺贴指导、二次切割加工、大板包安装等服务,分散了消费者承担损耗的风险。


图片


理智来看,这也是把专业技能的成本分摊到瓷砖售价里了。


设计师出效果图,深化设计师出排砖图,更规范的切割,更好的安装甚至更完美的送货体验等等,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。


但不得不说,这种选购体验,特别符合追求生活品质,想花钱买省心的消费者的需求。



品牌价值


贵价瓷砖,很大一部分钱花在品牌价值上。


大品牌特别会讲故事,擅长以情动人:


“客人第二次装修,不想再选这么贵的砖,到我家门口绕着走,看了两天还是进来了,用惯了好的,由奢入俭难啊。”


“客厅用的我们家砖,厨卫用的小牌子,客户装完就后悔,相邻区域对比太明显,说早知道咬咬牙都买你家的。”


……


不说真假,故事绘声绘色,比吸水率、广东产地、抛光/抛釉/通体砖这些说法接地气儿多了,这手情感牌,没有一定实力的小牌子学不来。


当然,瓷砖背后的文化确实是不可否认的。


瓷砖起源于西方,很多款式、花纹、色釉都能追溯到特定的历史时期,比如摩洛哥伊斯兰陶瓷马赛克的审美逻辑和历史、宗教是不可分割的。


图片


像是100+年历史的品牌,意大利贵族专用的出身,透过一块砖看到过去和现实的共鸣,深厚的文化积淀,常常莫名其妙难以名状地打动人心。


把钱花在品牌价值上值不值,它是不是和工艺、质感、花色、风格一样重要,是见仁见智的。


和沙发、床甚至餐桌椅相比,瓷砖和人都是没有“肌肤之亲”的,是装修中距离最远的建材理智地选瓷砖当选高性价比,把更多预算留给家具、电器和更有逼格的装饰品。


贵价瓷砖代表着愿意把钱花在看不见的地方,这不就是对生活品质极高的追求,让家与众不同的高阶版玩法吗?


最后,瓷砖该选贵还是便宜没有定论,我们一向提倡理智消费,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消费观,花出去的钱能让自己舒心如意才是正经事。



阅读243
分享